黔贵在线

聚焦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宁波论坛成功举办

头条 来源:晨报之声 4809℃

聚焦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宁波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晨报浙江讯(通讯员杨昌雨)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于11月9日至10日在宁波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共同富裕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并由宁波工程学院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院、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多个单位承办。

9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举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可云和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建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可云在致辞中强调,“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是当代学者的使命与责任。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学者们能够交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区域经济学和共同富裕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冯建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宁波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同时寄语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宁波工程学院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应用型办学水平。

冯建波书记致辞

论坛期间,来自全国80余位经济学领域知名学者与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的中国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众多学术观点。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大吴玉章特聘教授孙久文表示,共同富裕理念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紧密相连,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在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

孙久文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张可云教授指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一个重大决策,但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他提出,国家战略腹地是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支撑作用的非国家核心区域,建设重点包括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布局、地区经济布局与空间经济政策。建议由中央政府负责,尽快明确划分国家战略腹地,且腹地选择需排除各地区的首位城市、沿海与沿边城市,重点是三四线城市。

张可云教授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求,从建设都市圈、形成城市群、规划经济区、打造发展轴和培育增长极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设想。

肖金成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提到,区域路径创造是关键行动者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充分利用区域内部和外部资源创造产业发展路径的过程,强调从探究路径依赖式产业演化向前景展望式产业演化的转变。

贺灿飞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郑长德认为,在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体的追赶实际上表现为创新的追赶。他提出,对于技术前沿地区,应加大基础研究与研究生教育,支持创造性破坏和颠覆性创新,同时促进产品与服务市场的竞争,强化金融体系对创新的支持。对于技术落后地区,应鼓励技术转移、改善资源配置和提高管理技能,优先投资于中小学教育。

郑长德教授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梁琦提出了空间经济学视域下的“共同富裕”观点,她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突破低水平均衡,跃迁为更高水平的空间均衡,建议通过创新空间治理机制、完善空间政策工具和重构空间组织模式来破解难题,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虑,构建共同富裕的空间经济学范式。

梁琦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顾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宁波工程学院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赵儒煜教授提出,乡村振兴不能仅靠资源禀赋思维,而应从市场需求出发。他强调,当前群雁争飞的时代已经过去,要依靠雁阵合飞的村联体模式。

赵儒煜教授

此次论坛设置了“区域发展”“共同富裕”“海洋经济”“创新探索”“城市经济”“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分论坛,并举办了“共同富裕政策与实践”“热点问题”“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高端对话沙龙。本次论坛是一次学术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地方相结合、研究和体验相结合的高质量学术盛会。

象山论坛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会议代表合影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聚焦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宁波论坛成功举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